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教育寻真》读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11-10 11:53:46
《教育寻真》读后感(精选多篇)[此文共5966字]

第一篇:《教育寻真》读后感

《教育寻真》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教育寻真》这本书,是由李镇西老师撰写的,我觉得写的非常棒!也发自内心的佩服他。说到李镇西老师,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个名字,也初步了解了他的故事,他曾在农村中学执教近十年,一直任教语文并当班主任,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大学生。他一直不断的努力和学习,获得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并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14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读完他的这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我被他对教育的认真态度、对学生负责任的心、对学生的爱和对生活的用心所深深折服。

在书的总序中,他就谈到读书、写作的重要性,强调要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提高,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然后在书籍中他用文字细细记录了他对中国教育新理念的理解及中国传统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序言中他就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真谛。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是活在最真实的世界里,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我想今天的教育者更应该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能力。我们老师尽可能不欺骗学生——哪怕是无意的欺骗,也是我们最起码的教育良心,也是我们教育者的信心所在,我们要用道德培养道德,用心灵赢得心灵。可是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似乎都是唯分数论,分数就能说明一切、就能代表一切。难道真的一切尽在分数中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不需要靠分数说话呢?现在终于有越来越多的愿意抛开分数谈教育了,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放弃依据考试成绩而评价学生,可是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去分析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让其能感受学习的快乐、领会成长的喜悦!

在书中他也更多地提到了德育工作暨班主任工作,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和心得体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辑——武侯杨帆,在这一章节中,他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当校长?在我们的眼中,校长就是“官”,但他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真正的校长不是官,虽然他拥有着某些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育。说得多好啊,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真正实现“官”的价值。同时他在开学典礼上讲话的主题“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我也非常欣赏,因为我知道这普普通通的十几个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而要真正做到更是谈何容易。但看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我觉得他做到了,真正做到了让人们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动幸福!因为在书中,他展示了很多他曾经写给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信,以及他的教学日记,我深深被他感动了,在这些字里行间,充分渗透出了李老师对学校老师、对学生家长,以及对孩子们的爱,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他的懵懂、成长和快乐、幸福。我想现在有多少个老师能像李老师这样用心的与老师和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共同成长,并这么有心地保留那些珍贵的记忆?太令人折服了!

我想: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文字书写了他的青春,用爱心谱写了教育的(更多请关注Www.)新篇,用爱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因为他认为:爱,是一种依恋;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智慧;爱,是一种浪漫;爱,更是一种责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学生的快乐,体会当老师的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让我们都去寻找教育的“真”,去感受教育的幸福吧!

第二篇:《林徽因寻真》读后感

《林徽因寻真》读后感

林徽因——一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名字,不仅有着绝美的容貌,更集无限才华与一身。身为一名才女,她的故事自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媒体的报道、电视剧的热播自然也层出不穷,然而对这么一位旷世才女,仅从这些方面去认识未免片面了些,况且这些作品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史实错讹乃至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的情节,读者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失真的林徽因。《林徽因寻真》便是作者搜集各种史实资料和访谈录、从各个方面道出了隐藏在林徽因背后的真实故事,还读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本书作者是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多年关注林徽因其人其事及诗文创作,立志还林徽因于真实,他一面走访林氏亲属,一面辛苦爬梳于纸页泛黄的民国旧报刊中,积十余年之功,钩沉索隐、辨析考证,发现了不少林徽因佚文、佚诗和佚简,得到了大量切实可信、有根有据的资料。

林徽因爱过徐志摩吗?林徽因的诗歌名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写给谁的?同为著名才女作家,林徽因与冰心、凌叔华为何发生龃龉?从民国才女到清华园里的建筑学家、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这些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或许一直被人们错误地流传着,甚至被奉为佳话。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林徽因总是和徐志摩扯在一起,一般的传记,对两人之恋总是要花费笔墨渲染一番的,然而事实是,林徽因根本没有爱过徐志摩,他们之间的恋情纯属子虚乌有!这着实让人一惊,却又不得不相信,因为作者的大量资料和考证着实让人信服。

关于林徽因与冰心结怨的说法,作者也进行了简略的描写“为了《我们太太的客厅》,林徽因与冰心生了嫌隙”,但这种说法也并非绝对,“她俩均为杰出女性,但属于性格、气质乃至处世态度、人生哲学都很不相同的类”,关于两位女作家“结怨”的是非曲直本文也就没再做详细叙说。

此外,本文还从各个方面讲述了林徽因,如林徽因未完成的剧本、林徽因与林微音、林徽因的译作、美术作品、笔名和佚诗、人格和才华等等,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面而又真实的林徽因。

读完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追根究底的能力和求知探索的精神,与此同时,也对一代才女林徽因有了一个真实而深入的了解。她美丽的一生让人赞叹!她用爱和浪漫点缀了生命!她用美丽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美好的一首诗篇!

第三篇:教育寻真

《教育寻真》读后感

邱馆小学 刘红梅

今年1月份,学校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校长给我了一本名叫《教育寻真》的书籍,是由李镇西老师撰写的,读完整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我被他对教育的认真态度、对学生负责任的心、对学生的爱和对生活的用心所深深折服。

在序言中引用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真谛。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是活在最真实的世界里,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我想今天的教育者更应该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生存的能力。他还谈到读书、写作的重要性,强调要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提高,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在本书中他还对教师们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教师应该做读书人,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应付不断变化的学生。二是教师应做文化人,做一个有知识、令人尊敬的人。三是教师应该做教育思考者,在教学和学习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在不断思考中成长自己。四是教师应该做写作带头人,写作是生命倾诉的高雅形式,是情感的流露与思想的表达。最后他送给老师一句话:“愿读书成为我们老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听完这句话,我明白了,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去读书,用心地去读书,要把读书当做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休闲、放松的生活方式,在读书中去享受快乐,收获成功。

第四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在路上寻找中国的真相

——读《寻路中国》有感

我读的这本书叫《寻路中国》,它的副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它引发了我关于中国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如何从一个最大的农业国到最大的世界工厂的无穷想象,我想知道这些深刻重大而又细小微妙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我也想借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沿着连接中国广阔农村与城市的道路,去找寻隐去的乡村的背影,去还原一个真实的影像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叫彼得·海斯勒,他的中国名字叫何伟,他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的是他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从2014年夏天开始的此后七年中,他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也是中国道路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期。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可以说飞速转动的车轮和迅速扩张的道路交通网是“中国速度”最形象最贴切的标志,而这一让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不仅屡创经济奇迹,也改变着我们记忆里的中国。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过程;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由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寻路中国》追踪经济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以及时代在个人命运投下的暗影。它还研究了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而是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作者经常在一个地方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实地记录。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还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他面前一点点展开。这本书还是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最后一本,这三本书横跨了中国从1996至2014年的历史时期,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推动历史车轮的决定因素。

在浙江的沿海山区中,何伟发现了一片几乎不为外人知晓的新兴产业区,在那儿,一个城区生产一种产品。比如说,温州生产世界上70%的打火机;义乌生产世界四分之一的塑料吸管;而大唐镇生产世界三分之一的袜子。当地的企业家们都来自农村家庭,大多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但已经掌握了发财的秘诀。何伟还遇见了一位小老板,他花了一个小时在信封背面描画他的新工厂。他的产

品是胸罩背后的金属小挂钩,设备是根据一位一字不识的技术员对以前操作过的德国机器的记忆仿造出来的。他雇佣的员工们大多是有着惊人耐力和决心的年轻女性。何伟与他们的家庭深入交谈,一同进餐,拜访他们简陋的家——除了他们偶尔从老板那里争取点儿额外的奖金外,何伟看到在很多方面政策的缺失或不到位。

所以在中国,我认为在表象之下的中国,实际的中国,跟大家认识的,就是跟真实的中国之间距离非常大。何伟给我们提供的东西就是通过自己的姿态,自己的亲自考察,来试图用自己的一种真诚描述他眼中的中国,眼中的中国内陆,我认为这个态度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对中国的认识方式,会改变很多。这种摆脱书本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脚踏实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能抛弃很多教育、宣传给你的东西。

第五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读《寻路中国》有感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娱乐项目很快就出现了,却很少有社会组织现身此地。”这段让我茅塞顿开的言论正是出自《寻路中国》作者的笔下。

《寻路中国》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新书。也是今年的两大话题书籍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何伟在2014年到2014年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读完该书之后,让我想起苏东坡《题西林壁》里的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从未料到一个外国人竟能如此了解中国。甚至比许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该书分为三条线索:《城墙》、《村庄》和《工厂》。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特写了农民魏子淇一家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小镇浙江丽水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从1996年至2014年,十年时间,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海斯勒说:“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中国。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生活的中国。作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和诙谐。例如在《城墙》这一部分,作者逐一描述了:“可怕”公路告示牌——“前方路段已经死亡33人”,通往内蒙古草原的高速公路上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假警察的雕像。透过他的描写,我发现原本习以为常的种种,其实是如此可笑,而我生活在其中,却浑然不觉。书中还提到:“在中国,很多驾驶员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们怎么走路,就怎么开车。他们还擅长于即兴发挥。他们可以把人行道作为超车道使用,如果能够快那么一点点的话,他们可以在环岛交叉路口逆向行驶。收费站也可能十分危险,因为多年排队的经验,使人们形成习惯,总在不断地估量什么才是最佳选择,并以此快速做出判断。驶近收费站时,驾驶员们喜欢在最后一刻变换车道,因此事故频发。”

同时他又调侃了中国驾驶考试的试题:“

352题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

a) 不告诉对方。

b) 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

c) 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类东西方差异的冷幽默无时无刻充斥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如果认为作者只满足于调侃一下中国,那就太小瞧作者的功力和《纽约客》的用心。作者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绝大多数的中国人。

事实上作者十分客观,不像通常西方人评论东亚的那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十分中立和客观的描述改革中的中国。通过它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同样的问题,我意识到自己看待问题有

点过激。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更中性的看待目前中国的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一些不良现状正是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所必需付出的牺牲。中国之所以和美国发展过程不同的原因,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一样,而不是中国比美国差。

除此之外,作者还一针见血的挖掘出了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

说到“温州模式---经商策略很简单:低投入,低质量,低盈利”(p276),而作者却看到“??根本的问题似乎是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工厂没有设立管理委员会,没有制定投资计划,没有人在乎法律契约,也没有人在乎预先订好规约”(p349),而且,“在经济开放区,没有人想什么长远的事情,也没有人反思过什么事情”(p348)”

“在中国,整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创业者的积极性,而这些私人投资者正好充当了抵御金融危机的缓冲器。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衰压力的准备:大家见惯了动荡和艰难时世,心里都很清楚,机遇总会有来有往”“中国人已经在改革开放时期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们变得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不过,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p405)

从这本书上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年的变迁和发展,也在这中间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特质和社会现象,它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它正处在变革之中。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这都是快速变革当中必须要经历的。有进步必然要有牺牲。中国的崛起将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格局。因为近两百年来,都是欧美在领导整个世界。然而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正在飞速发展。据高盛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中国将达到美国的经济总值。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亚洲国家占据世界总人口的1/3,这么多人正在走向发达和进步,这是世界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必将带来世界重大的变革。处在这样变革时期的中国年轻人,我时常问自己,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能顺应这种变革?这也是此书除了开阔了我的视野以外,更引人思考的内容。变革中的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教育寻真》读后感(精选多篇)[此文共596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素材阅读网 www.sc71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