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育融合”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实现“五育”之间的综合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育”任何一个育之所得皆为契合点,整合原先分离、割裂的教育形态,通过契合点交融在一起形成“系统教育力”。
关键词:“五育融合”;系统教育力;教育体系
十九大以来,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与“育人”有关。在“育什么人”、“为谁育人”等已然明晰的情况下,“怎样育人”以及如何提升“育人质量”,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亟需回答的重大问题。通往“育人质量”提升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五育融合”是最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
一、“五育融合”的意义
如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明确地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揭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是对人才培养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至此,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成为全体教育人的共同目标。“五育融合”中的德智体美劳分别代表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价值的追求,其中真、善、美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健和富为教育的手段价值,彼此之间应该是平衡的关系。“五育融合”的提出,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急需协同攻克的重大教育课题。
“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实现“五育”之间的综合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育融合”中任何一个育之所得,并不意味着其他四育将有所损失。“五育”教育力分散乃至割裂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契合点,把原先分离、割裂的教育形态,通过一个共同的连接点交融在一起。关于各育在全面培养体系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应是德育为首;有人认为从内在逻辑出发考虑,“五育”的顺序是体智德美劳;有人认为,德育和智育居主要地位,其他则是次要地位。其实,“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等同视之,不可偏废,重在全面和融合。“五育之间关系”实践逻辑应该是:五育之中一个都不能少,又各具特色,重在平衡。现阶段实施“五育融合”,要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径,以美为核,以劳为重。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提出的:“教育的意义在于解放心灵、唤醒智慧,培养自由而完整的人”,也为“五育融合”的实践提供了导向。
此后,不仅各育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育自身的推进方式、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式也会随之发生质的改变,都将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之下,重新构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制。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新时代的“五育融合”和基于“五育融合”的“新基本功”,促进“五育”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五育”共美的整体育人功能。将“五育融合”与学校的教育日常相融合,用新理念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状态,走校本育人道路。“五育”是一个彼此独立又互相融合的复杂系统,只有各育间各司其职、协同共进,才能真正达到1+1>2的效果。
二、校园管理中融入“五育融合”
1、 校本德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切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习近平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初中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立德树人的必备条件。促进初中生学会生活,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宽容,学会自省、自律。德育课程从学生身边最美的人入手,从校园师生典型事例入手,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育能力 :精通专业到博学多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认为,好的教师要有“五术”,即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我认为,实现五育融合,教育者至少需要三个方面能力,一是专业能力,让教育更有深度。教育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职业精神和意志品格。二是洞察能力,让教育更有精度。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育人元素,在“五育”中精准认识、把握和实现“一育”。三是迁移能力,让教育更有广度。教育者要善于在“一育”中发现“五育”,实现教育的多向功能。比如劳动教育过程中同时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和创新的教育功能。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育效果。
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思维”。在根本上,它是一种系统思维,包含了“有机关联式思维” “整体融通式思维” “综合渗透式思维”等。传统教育之所以存在不够“融合”的顽疾,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点状” 、“割裂”,从而导致各种教育力量的相互抵消、相互排斥,无法形成“教育合力”,难以产生叶澜所言的“系统教育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统领,以整体把握、综合施策的策略为支撑,五育并举,整合融通。“一个中心”,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统领;“两个支撑”,即整体把握和综合施策的两种策略支撑;“整体把握”是将五育并举、整合融通把握好;“综合施策”则是改革学科课程、突出实践活动育人、建构文化育人体系。于校长而言,需要具备的是“五育融合”的管理新基本功,建构适应“五育融合”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以及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体系,使之形成教育合力,高效推进五育发展。
三、校园活动中融入“五育融合”
1、校园特色足球——“以生为本”
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发展足球体育特色运动,立足“以生为本,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本着传承学校“快乐足球,幸福成长”的足球特色,每年举行的校内班级联赛有100多场,多次参加县市校园足球比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是乐平市校园足球初中组的传统强队。
2017年我校被评为“全国特色足球学校”。2018年取得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第七名;2019年取得景德镇市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第五名;2018年有三位队员被选入景德镇市初中甲组最佳阵容;2019年有三名队员被选入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景德镇市初中乙组最佳阵容;首届乐平市校园足球联赛荣获初中组冠军。
我校通过大力发展足球体育特色运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热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体质素养,借助足球运动也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爱国爱校的凝聚力。
2、七年级道德长跑日记——“以德育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校要求七年级每班坚持写日记接力,从学号一号到最后一位学号的学生,每天要求一位学生写日记,不断循环往复。每届七年级学生升入八年级后都会从中选取一些写的好的日记装订成书,为以后的学生提供欣赏、学习的资源。写日记能提高写作水平、磨炼人的毅力。之所以将学习与“道德长跑日记”相关联,便因在日记中,学生不光记录自己心灵的发展,还有对自己行为和习惯的梳理和反思,为学生,是否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为子女,是否孝敬父母,不与父母顶嘴;为公民,是否外出乱扔垃圾,违法乱纪;及时记录自己的错与过,反省自身。
有了日记的指导,不仅为了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要培育学生的道德水准,提高学生品德和素质。使学生人生的航船不至于在个人的小河上打转,而把它导向广阔的人生,导向社会。
3、体育大课间:跑操——“以体养德”
只要天气允许,每天的大课间全体学生及班主任都会在操场进行跑操活动。这项活动也早已成为乐平六中师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成为学生历练意志和品质、展示班级团队意识和精神风采的重要载体。跑操活动,不仅放松了心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了老师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还跑出了“精神”,跑出了“体质”,跑出了乐平六中的“热情”和“活力”,促进了各班的整齐度,最终形成乐平六中整齐统一、节奏一致、口号响亮的跑操文化和习惯。
4、学生参与校园管理——“以劳逸志”
每日的早中晚,学生会干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到教室检查各班的人数、值周班级的包干区卫生完成情况、两操是否有序进行并对各项考核打分,每周进行班级评比。早上、下午的上下学,政教处老师带领学生会的人在学校大门值勤,检查学生的礼仪容貌,督促学生佩戴口罩。让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爱护学校公物,培养日常行为习惯、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德育形式。经过三年的坚持,学生一定会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
5、举行艺术节——“以美促全”
文化举盛事、世纪启新篇。乐平六中十分注重学生“美育”的培养,解放心灵、唤醒智慧。每年到了五月份,我校都会举行艺术节,手抄报、征文、书法、绘画、演讲、诗歌朗诵、文艺汇演等各项比赛都有序的开展。全面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行为美”、“品质美”、“心灵美”。在寻求学校特色发展中,学校开展的美育实践探索:从最初的艺术美育阶段,逐渐走向目标美育阶段、过程美育阶段,直至现如今的课程美育——“以美促全”新阶段。这一路走来,学校不断拓展着美育的内涵与外延,从狭义艺术范畴走向大美育,走向美的教育。
6、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以体育智”
过去的三年里,在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校已成功举办三届秋季田径运动会。金秋送爽,万谷飘香,每到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乐平六中全体师生都会以精神饱满的姿态,欢聚一堂,隆重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各处室、各年级选出部分老师参与运动会,担任裁判或秩序维护员;各班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统计好人数、姓名。彩排是运动会的正式进行及现场的安全、秩序等事项的很好演练,是必要程序。运动会当日,运动员在各自班主任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场地,运动会紧锣密鼓、井然有序的在田径场展开。秋季运动会是我校“体育”发展的最高体现,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养德 。
“五育融合”是一项“择宜”的实践艺术,“五育融合”是否做得好,关键在校长和教师。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反过来通过必要的反思和修正又会自觉推动理论不断丰富和向前发展。以行动为基,以思考为翼,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根据学校规划、教学目标、课程资源等条件,融合创新范式并适时调整,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作出“五育融合”合的创造性转化,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表达。实践证明,我校实施管理体系,真正落实了“五育融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乐平六中将用坚定的信念与实际行动,在“五育融合”视野下,打造成一所高品质的学校,为培养出一批批拥有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国情怀全面发展的莘莘学子而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 王水发, 张卫东, 姚训琪,等.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J]. 中小学管理. 2018, 335(10):21-28.
[2] 武晓彬, 崔义忠, 王忠秋. 结绳学科技 五育创特色——石家庄市东兆通小学创建五彩绳文化特色学校纪实[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9, No.334(12):2-2.
[3] 张斯恒.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上海市廊下中学创新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家, 2019(30).
[4] 杨筱玲. 中职学校"以德为首,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要求思考[J]. 广西教育. 2019(10).
[5] 宁本涛. “五育”融合本质的再认识[J].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