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臭味儿豆腐”为你整理了这篇公共文体中心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公共文体中心工作总结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百年辉煌历程,赓续红色血脉着力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1.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聚焦建党百年红色主题,举办十大活动。一是举办“深圳放歌”庆祝建党100周年经典作品音乐会、“红旗颂歌”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红色恋人”——交响合唱音乐会、“百年风华,诗歌向党”——深圳人才献礼建党100周年活动及“光辉杰作”——庆祝建党100周年福田全国美术名家作品展等活动。二是按照区委的部署,持续推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激荡,文化铸魂”五个100工程,依托文体场馆举办精品演出130场。三是承办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体福礼”之“5个100”艺心向党文艺展演。四是举办“赓续福和情缘·致敬百年风华”福田·和平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2场,福田和平“文化走亲”常走常新。
2.围绕重大历史题材有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创作发布歌曲《春天的请柬》、大型声乐交响套曲《英雄颂》。推进与中国歌舞剧院、新疆交响乐团及李维福、印青等知名艺术家联合创作音乐剧《红马甲》、交响组曲《序曲与新疆舞蹈组曲》、歌曲《新时代的我们》进度。创作油画《瑞金·小红军》受邀参加“百年风华·时代画卷——深圳市美术名家邀请展”。积极创排广场舞《水墨华夏》、舞蹈《破茧》、戏剧《燥》等作品参与市第十三届少儿花会、第十八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市第十七届来深青工大赛,获得14金19银9铜31优秀的好成绩,歌伴舞《红星歌》受邀参加市庆六一暨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优秀节目展演。
(二)围绕重点专项改革,推进公共文化基层普惠高质优效发展
1.有序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完善《数字文化馆数据对接技术规范》等5个内部规范,完成标准文本、编制说明、立项申请。圆满完成省级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广实践模式研究》结项工作。
2.大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阵地建设。有序推进区重大文体投资项目区群众文化中心建设,完成塔楼封顶,裙楼施工至七层,目前已完成施工进度50%;推进梦工场外观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对标先进美术馆,启动福田美术馆改造升级项目。
3.深化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改革。作为2021年福田区全面深化改革项目。积极开展文化馆总分馆调研,组织召开总分馆工作会议4场,开展6期“群文荟萃”福田区总分馆群文骨干培训;联动开展“同心同梦”福田公共文化进商圈等活动近300场;联动参与市第十三届少儿花会、市第十七届外来青工文体节;联动开办“托起梦想”公益文化体育培训班173个,共招收学员2000名。
4.探索剧场运营市场化管理改革。“探索剧场市场化管理”是2021年区政府重点工作。组织考察调研国内优秀文化场馆,形成商业配套服务实施方案,开展轻食餐饮区后厨区域施工;优化统筹剧场排期,共安排剧场使用200场次,服务市民达6万人次。
(三)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1.广泛开展公共文化品牌活动。2021福田新春艺术节在春节期间举办音乐、戏曲、综艺晚会等活动32场;举办“绽放”福田区第八届主题文化馆艺术节,开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等活动64场,实施低票价惠民政策;在各大商圈、福田CBD举办“星空音乐会”“午间音乐会”58场;举办艺术沙龙、“周末”系列、精品展览等常态活动160余场次,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近2100万人次(含莲花山@青年文化节线上点击率)。
2.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顺利完成数字文化馆系统与智慧福田-城区大脑、区基本公共服务数据指标体系数据库等系统对接。上传国家公共文化云、市智慧文体旅云平台数字资源351条,原创作品与活动视频上传《学习强国》41条,中心网站、微信更新信息2700余条,线上+线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新春慰问活动,参与群众近4000人次。开展线上舞蹈教学等直播活动36场。探索开辟“福田文体中心”视频号新阵地,发布各类短视频316条,浏览次数逾10万人次。
3.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与社会机构合作建设黄梅戏主题馆,举办黄梅戏主题艺术坊等活动3场,受惠400余人次;发动社区、企业、社会机构等力量积极参与品牌活动“星空音乐会”,共收到45支演出团队和7个场地的有效申请;正式注册的福田文化志愿者达5299人,开展志愿服务近200场,组织150名文化志愿者举办首次志愿者急救知识培训。
4.确保文体场馆安全开放。各区属文化场馆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累计开放2.4万余小时,为299个社团提供馆内服务8000小时;非遗主题馆一、二楼区域(展厅、阅览室、剧场、义工驿站等)被征用为社康服务点,暂停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育场共接待锻炼人群9万人次,其中免费人群近3.7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社会合作模式有待完善。中心各类活动缺少与专业院团、优质团队和高端企业的合作,难以拓展思路。下一步将探索一条政府与高质量团队共建共享的新模式,通过“团队+”“场地+”“线上+”等思路,构建起立体化的战略合作伙伴新模式,逐步建立起福田区公共文化服务生态链,全方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品质化、专业化发展。
(二)活动品牌创新有待提升。当前中心开展的活动逐渐趋于常态化,缺少符合深圳时尚、动感、前沿等特色的文化活动,难以吸引更多的青年群体主动关注。下一步将加大对综艺、时尚类活动的关注,采取跨界、破圈的方式,扩大视野,打造符合城市气质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